阅读历史 |

第三十五章 面圣(1 / 2)

加入书签

「文昌,你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吗?」顾旭指着铜镜问道。

「他叫李昀,」洛川回答道,「是荆州府驱魔司的总旗,曾在洛京之战中立过功。」

「李昀。」顾旭默默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,将它记在心头。

不久前,当他借助「归墟」穿梭至未来时,他在昆仑山脚下见到的那位传圣旨、并请他摧毁「通天塔」的红袍人,正是镜中的这位李昀!

「帝君是看中了他吗?」洛川笑了笑,问道。

顾旭沉吟片刻,摇了摇头:「先看看他的表现吧。」

他深知,「归墟」中展现的画面,不过是未来的冰山一角,即便它们真切地存在,也可能因视角的局限而显得偏颇、片面。这些场景或许对他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,但他并不会盲目地、不顾实际情况地完全依赖于它们来做出决策。

比如现在,他就不会因为「归墟」中的一面之缘,而主动破坏选拔的公平性。

然而,短短一盏茶的时间后,李昀的表现便让他眼前一亮。

按照顾旭的设定,在凉州之战这个考核场景中,攻城和守城队伍的指挥官已经在战场上不幸牺牲,这些修士此刻如同一盘散沙。

若要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,他们必须自行团结起来。

李昀或许是因为有参与过大规模战役的经验。

在众人仍面面相觑、茫然不知所措之时,他毅然站了出来,主动承担了指挥的职责。

他迅速且有条不紊地给队友们分配了任务——

两位掌握符阵之道的修士,被指派去操控防御阵法;几名擅长使用弩箭和暗器的队员,则被分配到角楼的垛口位置;而剩下的修士,普遍擅长近战,李昀便亲自率领他们,构建战阵,坚守在角楼下方的入口处。

守城方的地形优势,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尽管攻城队伍人数更多,但因为他们缺乏统一的战术指挥,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,始终无法突破守城方的防线,被牢牢地阻挡在角楼之外,无法再进一步逼近。

一个时辰过去后,这场考核最终以守城方的胜利告终。

顾旭看向李昀的目光里,多了几分欣赏之色。

他知道,在战场上,这种指挥型的人才,很多时候要比只会埋头打架的修行者更加难得。

在这支参与考核的队伍中,李昀的第三境修为并不出众,甚至算是其中垫底的,但他却敢于承担责任,将一群实力比自己更强大的修士拧成一股绳,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。

「文昌,此人过去在大齐王朝,是做什么的?」顾旭问道。

「帝君,他出身布衣,以前在荆州驱魔司担任小吏之职,依靠做杀鬼任务挣取丹药,直到三年前,他才参加晋职考核,有了个九品官职。」洛川回答。

「看来,真正的人才也需要机会,才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啊!」顾旭由衷感慨。

「帝君您之前曾说过,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,」洛川抓住机会,奉承道,「有帝君慧眼识珠,未来的大夏必将人才济济!」

在考核结束后的几天里,李昀一直待在客栈里,默默等待着结果。

这些日子于他而言,无疑是漫长而煎熬的。

他时常感到心头如火烧般焦灼,食不知味,夜不能寐。平日里白驹过隙的光阴,如今却变得格外缓慢,每一刻都仿佛被无限拉长。

在来洛京之前,他或许并未对入选抱有太大的期望。

但是,当他在温故壶中竭尽全力展现所长后,他却不自觉地陷入了患得患失的境地。

偶尔,聂伯远会  邀请李昀以及几位一同参加考核的修士外出游玩。

洛河、龙门书院、青要山、邙山…他们都去逛了一圈。

——没错,自从邙山鬼王死后,邙山这座曾经凶险无比、让常人不敢靠近的前朝帝王陵墓,如今已经转变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。

不得不提的是,自从当今陛下登基以来,京畿地区的鬼怪经历了数次大清洗,那些稍具实力的鬼怪早已销声匿迹。

如今,洛京的居民们想要出城,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提心吊胆。

待到腊月之初,李昀等人终于等到了紫府军入选名单放榜的时刻。

这天清晨,他们便早早地来到了驱魔司衙门。

此时,衙门前已是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议论声,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紧张的气息。

李昀与同伴们奋力挤进人群,目光紧紧锁定在衙门大门口那张醒目的名单上。他们从上到下,逐一扫过每一个名字,个个屏息凝神,心脏似乎已经跳到了嗓子眼。

突然间,聂伯远伸出手,在李昀的肩膀上猛地拍了一下:「小李,你入选了!」

李昀被聂伯远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。

他有些结巴地问道:「您…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